有专家说:没有不能管的学生,只有不会管的家长;没有不能教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们都要以此自勉.
……
当然家长们水平参差不齐,课堂说教的效果也不会太强,文字资料大部分都不会重视,这些班主任须在平时的家访、来访、电访等交流中,要反复想家长们灌输,要举一些浅显的例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纠正家长们的错误家教观念或极端"望子成龙"的心态,这也需要长期的工作.
四.穿插亲子活动.
现在的家长,忙于工作,特别是有些家长长时间在外做生意,没有时间和孩子交流,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我们的家长会可以提供这样的机会,亲子活动是家长会中比较时兴和有深刻德育意义的活动,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参加家长会,中间准备节目,如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竞赛,或者角色互换,让让父母体验学生一天的生活学习,这样的活动形式上既活泼生动,又有严肃的教育主题,更多是是对两代人的启示,与金钱权利世俗的东西相比,亲情才是最珍贵的.这种活动主要是情境、过程要精心设计,适合部分学生的家长,这样更能激发家长胝犊情深的感受和子女感恩戴德的情愫.
总之,新课标的理念也与我们的家长会有共同之处,家长会也要学会花样翻新,重视德育,淡化成绩,追根溯源,互动交流,少说教,多聆听,同时提升家长们的德育水平提供指导,达到使家长们"想来开
家长会,来了想说说体会,说了想提提问题,"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最终达到家校一体合力德育的效果.
家长该怎么与孩子沟通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家长如何才能做到与孩子很好的沟通呢?我给家长们推荐一篇文章,父母与孩子成功沟通的技巧:
1.要认识到成功的沟通没有秘诀.
沟通没有通用的模式,与一个孩子沟通的方式并不总是适合于另一个孩子.因此,父母必须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创造自己的沟通方式.比如,一位母亲的儿子个性内向,沉默寡言,一般的方法难以获得有效的沟通.于是,这位母亲根据儿子喜欢听音乐、写作和阅读的特点,经常与儿子一起到书店去,在那里听儿子向她讲述故事和书里的人物,以此了解他的想法和感受;她还和儿子一起听音乐、做儿子作品的第一个读者,不断进行鼓励.她的儿子最终慢慢地活跃开朗了起来.可见,成功的亲子沟通没有什么秘诀,只要你是有心人,就能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沟通方式.
2.要学会倾听.
与孩子沟通需要谈自己的意见,但更需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想法.倾听意味着避免打断孩子的话、集中精力于交流的过程.为了便于做到这一点,沟通最好在安静的地方进行,排除可能使人分心的干扰.如果你正忙于做晚饭或看喜欢的电视节目,要做到认真倾听是困难的.做一个耐心的倾听者能使你了解孩子的问题和观点,有助于澄清事实,避免对孩子的误解.经常倾听孩子的声音,你会发现,尽管你没有对孩子提出许多要求和建议,你的孩子却更多地向你提出问题.这是因为,善于倾听的父母才有可能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3.要创造机会交谈.
与孩子沟通需要有恰当的机会.青少年不喜欢预约的谈话.你想谈的时侯,他们可能没有兴趣;只有他们想谈的时侯,沟通才有可能顺利进行.有些父母可能喜欢在晚饭桌上或睡前时间与孩子谈话,有些父母则常常利用一起散步或郊游的时间与孩子交流.不管选择什么时间,我们都要知道,最佳的沟通常常是在共同的活动中进行的.切忌不要总是试图在临时想起的、不固定的时间与孩子进行沟通,那样做的结果只能是失败.
4.讨论相互间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