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蒙古族的民俗有哪些我也要问这题呢,蒙古族[民族简介]蒙古族,现有人口约4800,00人.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191色...
蒙古族的民俗有哪些
我也要问这题呢,蒙古族
[民族简介]
蒙古族,现有人口约4800,00人.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191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蒙古族在科学文化事业上比较发达,特别是明代以来,在历史、文学、语言、医学、天文、地理等方面,对祖国的科学文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民间文艺方面,"好力宝"是蒙古族中流传很广的一种演唱形式,马头琴是最富特色的民族乐器. 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见唐代."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了.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学.蒙古族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为内蒙古、卫拉特、马尔虎--布里亚特三种方言.
[饮食习惯]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生计.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 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马壮,是酿制马奶酒的季节.勤劳的蒙古族妇女将马奶收贮于皮囊中,加以搅拌,数日后便乳脂分离,发酵成酒.随着科学的发达,生活的繁荣,蒙古人酿制马奶酒的工艺日益精湛完善,不仅有简单的发酵法,还出现了酿制烈性奶酒的蒸馏法.六蒸六酿后的奶酒方为上品. 马奶酒性温,有驱寒、舒筋、活血、健胃等功效.被称为紫玉浆、元玉浆,是"蒙古八珍"之一. "手扒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方法之一.做法是将肥嫩的绵羊开膛破肚,剥皮去内脏洗净,去头蹄,再将整羊卸成若干大块,放入白水中清煮,待水滚肉熟即取出,置于大盘中上桌,大家各执蒙古刀大块大块地割着吃.因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得名. 斟酒敬客,吃手扒肉,是草原牧人表达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当你踏上草原,走进蒙古包后,热情好客的蒙古人便会将美酒斟在银碗或金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上,唱起动人的敬酒歌,款待远方的贵客,以表达自己的诚挚之情.
[建筑特色]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10几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用2.5米长的柳条交叉编结而成)架好,再架上顶部的"乌尼"(长约3 . 2 米的柳条棍),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户了. 蒙古包搭好后,人们进行包内装饰.铺上厚厚的地毡,摆上家具,四周挂上镜框和招贴花.现在一些家具电器也进了蒙古包,生活十分舒畅欢乐.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体积便缩小,又能当牛、马车的车板.一顶蒙古包只需要两峰骆驼或一辆双轮牛车就可以运走,两三小时就能搭盖起来. 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居住和使用.
[服饰特色]
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月玛瑙、珍珠、金银制成.蒙古族男子穿长袍和围腰,妇女衣袖上绣有花边图案,上衣高领,似与族相似.妇女喜欢穿三件长短不一的衣服,第一件为贴身衣,袖长至腕,第二件外衣,袖长至肘,第三件无领对襟坎肩,钉有直排闪光钮扣,格外醒目.
[民族禁忌]
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193;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得在寺院附近打猎.
内蒙古草原文化风情介绍
百度百科里有很齐全哦,去看看
草原盛会一那达幕:即游艺、联欢的意思,源于七百年前.那达幕之日商贩云集,说书献艺应有尽有,热闹非凡,最扣人心弦的莫过于赛马、摔跤、射箭.多在草原牛羊肥壮、稻谷飘香的8月份
举行.
蒙古包:蒙古包一词来自于满族人对蒙古族住所的称呼,是游牧生活的产物.一般高七八尺,宽丈余,先用木杆、牛皮订成网状方架数片,然后连成园仓式,再用园木组成伞形园顶,顶中 央有一个圆形天窗,晴启阴合,用以流通空气,吸收阳光,是草原牧区最喜欢的居住用具,也是外地游人最感兴趣的下榻场所.
祭敖包:这是蒙古族传统的宗教活动,敖包是在草原、山坡或沙丘高地上用石头、土块、柳条等垒筑而成的."敖包"最早是在茫茫无边草原上建立起来的能识别方向、道路、边界的标志,后成为祭祀山神、路神的地方.祭敖包多在7、8月份举行.祭祀时敖包上插树条,上面挂有五颜六色的布条或纸旗.在蒙古族人民心中,敖包是神圣的净地.
献哈达:哈达以白布帛或丝绸为主,长短不一,一段约一尺二寸至一尺五寸长,两端有丝脱出,约半寸许,其长短均视被交者和场合而定.献哈达是蒙古族迎送客人、馈赠礼品、年节交往中的礼节,有时还伴随吟唱和祝词,更染敬重的气氛.
手扒羊肉:蒙古语称手扒羊肉为"布和力麻哈".是草原上蒙古民族简便实惠的待客食品.做法是刚屠宰后的羊,挑选好的部位,(头蹄下水除外)白水下锅,原汁清煮.羊吃草原上的五香草,调味齐全,不加任何调味品,只要掌握清煮技术,就能做得美味可口.在食用时不用餐具,用手扒着吃.
蒙古族敬酒:蒙古族斟酒敬客最考究,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是最能表达朋友之忠诚的珍贵食品.主人将美酒斟在银碗或金杯中,托在洁白的哈达上,唱起感人的祝酒歌,表达自己的真诚与感情,此时客人理应随即接过酒,能饮则饮,不能饮则品尝少许,然后将酒归还主人,万不可推推让让、拉拉扯扯,谢绝主人的敬酒,否则他会认为您对主人瞧不起,不愿交朋友、不能以诚相待.
[编辑本段]民间文化
安代舞:安代流行内蒙古,起源于库伦旗.传统安代以唱为主,伴以舞蹈动作,是科尔沁"博"治病的一种方式,带有迷信色彩.1949年以后,逐渐变为自娱性民间舞蹈,经过不断完善与发展,由民间进入剧场,成为喜闻乐见的民族艺术形式.
内蒙古民歌:《嘎达梅林》、《达那巴拉》、《那木斯来》、《劳工之歌》等;赞美故乡、思念亲人、怀念故土的歌,如《诺恩吉雅》、《母亲的恩情》、《金姐》等;哀歌、格言歌、摇篮曲、讽刺歌,如《波茹莱》、《都吉娅》、《丁格尔大喇嘛》等,仪式歌包括祭祀歌、安代歌、婚礼歌、宴歌、酒歌等,如《四季》、《金珠尔玛》、《篝火歌》等;反映妇女生活的歌,如《万梨》、《高小姐》、《德力格尔玛》等;情歌,如《韩秀英》、《达古拉》、《金叶玛》等.
鄂尔多斯婚礼: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上的蒙古族婚礼,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以其独特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悠扬的歌舞形式和热烈隆重的场面.表达了勤劳、勇敢、智慧的鄂尔多斯蒙古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热情追求和粗犷、豪爽、善良的性格.因此,鄂尔多斯婚礼广为传颂,驰名中外,它的许多健康的内容,优美的情节,至今还保留着,沿用着.
[编辑本段]传统服饰
首饰、长袍、腰带、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主要部分.首饰是蒙古族妇女逢年过节、访亲探友时用于头上的装饰,多用玛瑙、珍珠、宝石、金银等制成,平时牧区妇女不戴帽子,常用红、绿绸缎缠头.蒙古袍是牧民喜爱穿的衣服.袍子宽大,长袖高领,钮扣在右侧,衣边用漂亮的花边点缀.袍色因人而异.腰带是穿蒙古袍时,扎腰用的长带,多为绸、缎布料,颜色与袍色协调.男子扎腰带,把袍子向上提,显得精悍潇洒.而女子则把袍子向下拉展,显得苗条矫健.牧民穿的靴子有两种,一种叫蒙古靴,靴头尖向上翘,靴腰长有图案,四季都穿.另一种叫马靴,圆头长腰,结实耐用
蒙古族习俗
献哈达: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献哈达时,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词或赞词,渲染敬重的气氛,同时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接受哈达的宾客.宾客要站起身面向献哈达者,集中精力听祝词和接受敬酒.接受哈达时,宾客应微向前躬身,献哈达者将哈达挂于宾客颈上.宾客应双手合掌于胸前,向献哈达者表示谢意.
敬茶:到牧民家做客或在旅游点上,主人或服务小姐首先会给宾客敬上一碗奶茶.宾客要微欠起身用双手或右手去接,千万不要用左手去接,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主人或服务小姐斟茶时,宾客若不想要茶,请用碗边轻轻把勺或壶嘴一碰,主人便即刻会明白宾客的用意.
敬酒: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他们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最珍贵的食品敬献,是表达草原牧人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的敬酒歌,客人若是推让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对主
人瞧不起,不愿以诚相待.宾客应随即接住酒,接酒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不会喝酒也不要勉强,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
敬神:蒙古民族的礼宴上有敬神的习俗.据《蒙古风俗鉴》描述,厨师把羊割成九个相等的肉块,"第一块祭天,第二块祭地、第三块供佛、第四块祭鬼,第五块给人,第六块祭山,第七块祭坟墓,第八块祭土地和水神,第九块献给皇帝".祭天则把肉抛向蒙古包上方;祭地则抛入炉火之中;祭佛置于佛龛前;祭鬼置于包外;祭山则挂之于供奉的神树枝上,祭坟墓即祭本民族祖先.置于包外,祭水神扔于河泊,最后祭成吉思汗,置于神龛前.这种习俗可以追溯到古老的萨满教,其崇拜多种神祗,尔后蒙古族信仰的喇嘛教又吸收了其古老的民间信仰,把众多的神祗入了喇嘛教的轨迹.
待客:蒙古族自古以来以性情直爽、热情好客著称.对家中来客,不管常客还是陌生人,都满腔热忱.首先献上香气沁人的奶茶,端出一盘盘洁白的奶皮、奶酪.饮过奶茶,主人会敬上醇美的奶酒,盛夏时节还会请客人喝马奶酒.有些地区用手扒肉招待客人,还有一定的规矩.例如用一条琵琶骨肉配四条长肋骨肉进餐;牛肉则以一根脊椎骨肉配半节肋骨及一段肥肠敬客.姑娘出嫁前或是出嫁后回娘家都以羊胸脯肉相待,羊的小腿骨、下巴颏、脖子肉都是给晚辈和孩子吃的.接待尊贵的客人或是喜庆之日则摆全羊席.
尊老爱幼:蒙古人长幼有序,敬老爱幼.到蒙古包牧民家做客,见到老人要问安.不在老人面前通过,不坐其上位,未经允许不要与老人并排而坐.称呼老人要称"您",不许以"你"相称或直呼其名.见到牧民孩子不要大声斥责,更不能打孩子.不要当着家人的面说孩子生理上的缺陷.对孩子和善、亲切,被认为是对家长的尊重.
唱歌:蒙古民族的劝酒往往通过情真意切的歌唱表达出来,唱歌与劝酒是同时进行的,往往一人主唱之后,大家举杯合唱,然后大家一起干杯,如此数遍,酒意酣畅.歌唱有礼仪性的,也有即兴尽兴的,有一人或数人的,也有合唱的,其歌唱往往痛快淋漓,通宵达旦.
热情好客:蒙古民族有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这种习俗从古代一直流传到现在.
客来敬茶一种高尚的蒙古族传统礼仪.在蒙古历史上不论是富贵之家还是贫穷之家,不论是上层社会还是平民百姓,也不论在交际上或在家里,在旅途,或在其他一切场合,莫不以茶为应酬品.家中有客来,茶是必不可少的款待物.因此,牧民们招待客人,照例是先向贵宾献上一碗奶茶,接着主人又端上来炒米和一大碗一大碗的奶油(蒙古语称交和)、奶豆腐和奶皮子等奶制品.
接着穿戴民族盛装的家庭主妇端来清香扑鼻的奶酒款待客人,这也是蒙古族的传统礼节.主人会用诗一般的语言劝酒:"远方的客人请你喝一杯草原佳酿,这是我们民族传统食品的菁华,也是我们草原人民的厚意深情".
蒙古族人民尊重礼仪,习惯成自然,至今仍然如此.一事一物,无不依据其礼为之,敬长慈幼,同胞相见,长幼有序,宾朋有礼,客至如归.当然其礼仪之表达形式,随着时代的前进,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丰富,有所改进,如鞠躬、握手礼、互赠纪念品等等,均在蒙古族中盛行起来.
可以想见,洋溢在蒙古人民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中的那种高尚品质和道德情203下,我们感到的将是那种心地憨厚,热情好客的民族美德.
选猎狗:蒙古族有猎狗打猎的习俗.因此,他们非常重视选留一只好猎狗——"台格",也就是经阉割的短毛细狗.选留猎狗要注重好的品种,即从良种小狗崽中挑选腰身长,尾巴长而匀称,听觉灵敏,视力敏锐,动作敏捷,跑起来快的小狗作猎狗.
当第一次出猎调驯猎狗时,先往狗鼻子里灌注狐狸热血,使其与狐狸和狼成为冤家对头.如果是专门猎取狐狸和狼的猎犬,那么就要禁忌猎兔子.否则在追逐狐狸时一旦遇到兔子就会失去主要目标.
一只训练有素的猎狗必须领会以下几点:吹口哨、示意、招手、指点、呼唤等暗示和要求.一只好猎犬不仅能抓住野外奔跑的狐狸,而且能把窜进洞穴的狐狸从洞中咬住尾巴拽出来.
猎狗每日喂一次食.在喂米食的同时,还要适当补充一些兔肉和羊肉等肉食,但须将肉煮熟加盐放晾后才喂.猎狗喂食量要少,掌握一定的标准,切忌喂得太饱.在冬季数九天,为预防狗掌冬裂需用蒜泥涂于狗掌.进入五九天,须将猎狗拴于带汉渍的鞍屉上进行控腹吊膘.
秋末白露时节,开始吊控乘马和猎狗.吊好之后,猎人们选一个叫作"红喜鹊"的能见红色的日子出猎.到达狩猎地点后,先祭祀神玛乃汗,然后才开始打猎.牵猎狗的人一般都牵两只以上猎狗.近十名猎手的狗加起来就有三四十只.他们排列前进在宽三五华里的地段,有的人见猎物就撒狗,有的则只作准备先不撒狗,等到节骨眼上才撒狗.每只猎狗平均一天能抓到二三只狐狸.用猎狗打猎不以猎狗所抓到猎物之多少进行分配,仍按传统习俗凡参加者都能分到一份猎获物.
蒙古族习俗
蒙古族 基础生产方式是 畜牧,是游牧文化.依赖大自然,依水草而游牧,保护大自然,根据季节的变化而换牧场游牧,有冬之牧场,春牧场,夏牧场,秋牧场.没有固定居所.分散居住在草原上,住蒙古包.人与人之间接触少,人民朴实善良大方豪迈.最早的信仰是 萨满教,信仰腾格里,既长生天.信万物有灵,人与自然的关系原始,和谐.即使别的宗教进入了蒙古地区,萨满教的影响已经以生活习惯的方式在蒙古人文化内根深蒂固. 节日多基于游牧文化,如四季节(白群节qagan surug in horim) 蒙古历农历3月21---用九十九匹白马的奶祭苍生天.缰节(淖格图 西日荷节nogtu xirhe in horim)---蒙古历农历9月---3月份开始挤马,抓马驹 9月份放马驹 夏之湖节(zun nu nuur in horim)---蒙古历农历5月 特斯玛节(tessem talbihui in horim)--- 蒙古历农历11月3日---加工皮条 黑苏力德节(hara suld in tahilga)---12年轮回一次 白月节(qagan sar)---蒙古历农历1月1日---通藏历新年一样,是蒙古族的春节. 火节(gal in tahilga)---祭奠火神,农历12月23日\24日---用羊胸祭奠等.文化文明:悠久随悠久,但文字记载历史及文明少. 禁忌:禁忌很多,一一列出是很麻烦的事情.蒙古姓氏,目前研究结果有125个姓. 饮食:肉食,奶制品(百多种),野菜,糜子,面食,马奶酒等. 喜欢的颜色:蓝色,白色 丧葬:直接葬在草原上,用牛车拉着掉哪儿是哪儿,让大自然的万物接纳死者. 石棺葬,火葬等,无坟墓.穿素装,只要颜色不鲜艳就可以. 不许大哭大闹,不许吹奏乐器. 庄严肃穆.
汉族 基础生产方式是 农业,是农耕文化.试图改变大自然,开垦土地,一直种地种到这片地不能在种地为止.有固定居所,从而产生村庄,又产生城市.人与人之间接触多,人际关系微妙.信仰,道教等诸多.汉族节日:中国人都知道,韩国人,日本人也许也知道.呵呵~~ 文化文明:有悠久的书面记载的历史,既文明.禁忌似乎应该有点吧,从没听说过.汉族姓,汉族人都知道.饮食:米面,蔬菜,五谷杂粮等等很多很多种. 颜色:大多数汉族喜欢红色 丧葬:穿白衣,烧纸钱,建坟墓.
好了,有点懒得写了. 其实我觉得 民族文化之间只是存在不一样而已,并没有谁优越于谁.只是各个地域的民族适应了其存在生存的地域而已. 农耕文化,游牧文化也只是不一样而已.
蒙古有什么文化遗产啊
蒙古国文化遗产之一——博格达汗宫博物馆
博格达汗宫位于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市南郊的博格达汗山下,是蒙古国最高宗教领袖八世博格达·哲布尊丹巴居住和进行政教活动的场所.博格达汗宫始建于 1893年,采用蒙藏文化风格与中国古代建筑相结合的方式建成,代表了当时建筑科学技术的水平,在蒙古国的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和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是蒙古国最重要的历史古迹之一.1924年,博格达汗宫改建成国家博物馆,收藏博格达汗使用过的生活物品、宗教法器和17至20世纪部分蒙古国的传统绘画等珍贵文物.
蒙古族文化遗产——呼麦
"呼麦",又名"浩林·潮尔",是蒙古族复音唱法潮尔(chor)的高超演唱形式,是一种"喉音"艺术.运用特殊的声音技巧,一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演唱者运用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发出粗壮的气泡音,形成低音声部.在此基础上,巧妙调节口腔共鸣,强化和集中泛音,唱出透明清亮、带有金属声的高因声部,获得无比美妙的声音效果.
有关呼麦的产生,蒙古人有一奇特说法:古代先民在深山中活动,见河汊分流,瀑布飞泻,山鸣谷应,动人心魄,声闻数十里,便加以模仿,遂产生了呼麦.新疆阿尔泰山区的蒙古人中,至今尚有呼麦流传.呼麦的曲目,因受特殊演唱技巧的限制,不是特别丰富.大体说来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咏唱美丽的自然风光,诸如《阿尔泰山颂》、《额布河流水》之类;二是表现和模拟野生动物的可爱形象,如《布谷鸟》、《黑走熊》之类,保留着山林狩猪文化时期的音乐遗存;三是赞美骏马和草原,如《四岁的海骝马》等.从其音乐风格来说,呼麦以短调音乐为主,但也能演唱些简短的长调歌曲,此类曲目并不多.从呼麦产生的传说,以及曲目的题材内容来看,"喉音"这一演唱形式,当是蒙古山林狩猎文化时期的优秀文化遗产.
蒙古族优秀文化遗产--蒙医药
自古以来,蒙古族人民过着逐水草而游牧、狩猎的生活,在常年与寒冷、潮湿、风雪等自然灾害和疾病的斗争中,不断积累了医疗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吸收了藏医及印度医学部分基础理论,并结合当地民间疗法和西医知识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医学.蒙药业是内蒙古自治区制药工业的优势产业,蒙药是我国传统医药中具有民族特色、深受民族地区人民群众欢迎、疗效独特的天然药品.
蒙医用药范围很广,包括植物、动物、矿物及化学制品,但绝大部分还是取自野生植物.近40年来,自治区组织过对蒙药植物的物种及分类、地理分布、生态环境、蕴藏量、传统用药经验等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调查,对采集的大量蒙药植物标本整理鉴定,确定蒙药植物品种945种,其中中蒙医兼用药材732种,蒙医专用药材87种,动物药与矿物药250种,总共达1195种.这些植物大多生存在对生物来说是极端的环境(如高寒、干旱)中,而在极端环境下的植物通常会以代谢途径产生一些特殊的物质,增强自身对恶劣环境的抵抗力,保持物种的延续.据统计分析,这些生存在极端环境中的药用植物多具有滋补强壮、活血通络、增强机体耐缺氧、抗疲劳、抗衰老能力,由于游牧民族的特点和极端环境中植物的独特功能,蒙药在悠久的历史中形成了一些与其他民族植物药不同的特点,具有蒙古高原的气息和特色.例如:中医药理论认为红花具有活血化瘀、通经破血的功效.而蒙医药理论认为红花有清热解毒、凉血清心的作用.特别是蒙古高原生长的独特蒙药材,在治疗乙型肝炎、呼吸系统及老年病、癌症等疑难病方面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费用低.中医用药材与蒙医用药材之间有交叉,但由于药物理论体系的不同,同一种药材在不同理论的指导下产生了不同的功效.数百年来,蒙医药作为蒙古族和北方少数民族防治疾病的主要手段,对保障民族健康和繁衍起着重要作用.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蒙古族长调民歌
2005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总部宣布了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申报的"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和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荣列榜中."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中国第一次与外国联合,就同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的项目.
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长调民歌就已存在.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草原、与蒙古民族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承载着蒙古民族的历史,是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蒙古族长调民歌也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
蒙古族长调蒙古语称"乌日图道",意即长歌,它的特点为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歌词一般为上、下各两句,内容绝大多数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等.蒙古族长调以鲜明的游牧文化特征和独特的演唱形式讲述着蒙古民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所以被称为"草原音乐活化石".
11月28日,文化部长孙家正表示:中国和蒙古国共同将"蒙古族长调民歌"成功申报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在未来的10年里,两国将在蒙古族长调民歌保护方面进行合作,共同协调采取保护措施,把保护工作做得更好.孙家正指出,尽管中国和蒙古国根据本国实际,对其进行了力所能及的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长调民歌整体衰微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根本的遏制.对长调民歌所采取的局部、分割或零散的保护方式远远不能应对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与冲击.中国方面提出了与蒙古国联合,共同将蒙古族长调民歌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蒙古国政府积极回应了中国方面的建议.中蒙两国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就联合申报事宜,进行了多次不同层次的沟通、协商、考察以及联合文本的制作等一系列工作,终于在联合国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了繁重而紧张的申报工作.孙家正表示,今后两国将在蒙古族长调民歌的田野调查、研究、保护方法、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密切和有效的联合行动.2006年5月,蒙古族长调入选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