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经济人
经济人
百科名片
经济人(希腊语:homooeconomicus),即假定人思考和行为都是目标理性的,唯一地试图获得的经济好处就是物质性补偿的最大化.常用作经济学和某些心理学分析的基本假设.西方古典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认为人具有完全的理性,可以做出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选择.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蒙修正了这一假设,提出了"有限理性"概念,认为人是介于完全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有限理性"状态.
目录
来源
定义
评价
局限性任何关于人的假设都有局限
"经济人"适用的研究领域有限
"经济人假设"适用的对象有限
"经济人"适用的时限有限
"经济人"适用的人群有限
来源
定义
评价
局限性 任何关于人的假设都有局限
"经济人"适用的研究领域有限
"经济人假设"适用的对象有限
"经济人"适用的时限有限
"经济人"适用的人群有限
展开 编辑本段来源
经济人的概念来自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的一段话: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 经济人的概念来自亚当·斯密《国富论》
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不说自己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好处. 之后,西尼尔定量地确立了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公理,约翰·穆勒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经济人假设",最后帕累托将"经济人"(HomoOeconomicus)这个专有名词引入经济学. 与"经济人"相对的概念是"道德人"或"社会人". (1)"经济人"的概念 "经济人",它假设人的行为动机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是为了得到经济报酬. (2)相应的管理方式,采取"任务管理"措施.泰勒制就是经济人观点的典型代表,"任务管理管理"的主张就是在人的"科学管理"的理论指导下提出来的."经济人"理论代表代表早期资本主义企业管理的方式.
编辑本段定义
以完全追求物质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经济活动的主体.人都希望以尽可能少的付出,获得最大限度的收获,并为此可不择手段."经济人"意思为理性经济人,也可称"实利人".这是古典管理理论对人的看法,即把人当作"经济动物"来看待,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目的只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经济人
"经济人"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 1、经济人假设是指每个人都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随着经济发展,农村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加,森林资源的保护直接受到威胁 2、经济人假设是指追求自身利益或效用的最大化,它是个体行为的基本动机.理性选择假设是指个人在选定目标后对达成目标的各种行动方案根据成本和收益作出选择 3、所谓经济人假设是指作为个体,无论处于什么地位,其人的本质是一致的,即以追求个人利益,满足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动机 4、经济人假设是指:当一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面临若干不同的选择机会时,他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经济利益的那种机会,即总是追求最大的利益 美国工业心理学家麦格雷戈在他的《企业中的人性方面》(1960年)中,提出了两种对立的管理理论:X理论和Y理论.麦氏主张Y理论,反对X理论.而X理论就是对"经济人"假设的概括.X理论的基本观点如下:①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他们都尽可能逃避工作.②多数人都没有雄心大志,不愿负任何责任,而心甘情愿受别人的指导.③多数人的个人目标都是与组织目标相矛盾的,必须用强制、惩罚的办法,才能近使他们为达到组织的目标而工作.④多数人干工作都是为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因此,只有金钱和地位才能鼓励他们努力工作.⑤人大致可分为两类,多数人都是符合于上述设想的人,另一类是能够自己鼓励自己,能够克制感情冲动的人,这些人应负起管理的责任.
编辑本段评价
"经济人"假设及其相应的X理论曾风行于20世纪初到30年代的57企业管理界.这种理论改变了当时放任自流的管理状态;加强了社会上对消除浪费和提高效率的关心,促进了科学管理体制的建立.这对中国管理实践,有一定借鉴作用.但"经济人"假设及X理论,也有很大局限性. 经济人
1、"经济人"假设是以享乐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它把人看成是非理性的,天生懒惰而不喜欢工作的"自然人".这是20世纪初个人主义价值观点统治思想的反映,泰勒从企业家与工人都有的营利心来录求提高效率的根源,把人看成机器.这是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总和的观点相对立的. 2、"经济人"假设的管理是以金钱为主的机械的管理模式,否认了人的主人翁精神,否认了人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与责任心.他们认为由于人是天性懒惰的,因此必须用强迫、控制、奖励与惩罚等措施,以便促使他们达到组织目标. 3、"经济"假设认为大多数人缺少雄心壮志,只有少数人起统治作用,因而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绝对对立起来,反对工人参与管理,否认工人在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其人性观是完全错误的.
编辑本段局限性
有效的假设,是科学研究的前提.西方经济学中有一个"经济人假设",其核心内容是,经济学所研究的人都是"自利的理性人".科学认识论表明,关于人的任何假设都是有局限的,除非你不做假设,因为人是最复杂的.正因为如此,"经济人假设"是否合理有效的讨论,一直存在.问题的焦点在于,对于经济学而言,是否需要一个完整的对人的假设,如果需要,到底哪一种假设是最合理的?
任何关于人的假设都有局限
"经济人假设"的实质就是对"人"进行抽象,是指为了经济学分析、解释、推导的需要,对微观的人的特点进行抽象,并根据这种抽象分析其决策和行为.通过抽象可以避免陷入对"人性"本身无边无际的争论,以更有效地讨论相关的经济学主题.这种抽象实际上就是将人不当成"人",而是当成一个纯粹的"经济动物",这种"
动物"本身并不存在.所以局限难以避免. 首先,由于经济学研究角度、研究需要的不同,对于人的抽象也各不相同,经济学家对人性不同的看法也影响了其对人的假设.例如,"社会人"模式就是另一种应用于经济学中的假设.它由旧制度主义经济学家提出,想以之来取代"经济人"模式.它的基本内容是:作为一种社会存在,除了物质经济利益之外,人还追求安全、自尊、情感、社会地位等等的需要;人所做出的选择,必须建立在他个人的社会经验、不断的学习过程以及构成其日常生活组成部分的个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基础之上,因此,人的行为是直接依赖于他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文化环境的,所以要从每个人的现实存在和他与环境的关系上去理解人,去解释人的经济行为. 同理,作为经济管理学基础理论的"管理人"模式在人的"有限理性"假说的基础上提出.这种理论认为,在现实世界中,人受到自身在认识和计算能力方面固有的限制,以及信息不完全、时间有限的制约,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选择.因此,不论主观愿望怎样,人们都只是追求可以实现的"满意的状态"而不是"最大化". 其次,"经济人假设"在假定人是"自利的理性人"的同时,还存在一系列相关假设,包括资源供给不受限制、市场信息对称、人的知识水平足够、市场机制充分有效等,但实际上这样的条件本身在现实中不存在.即使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他们一旦遇到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的双重选择时,其利益判断也会出现巨大的差异,其权衡标准也会背离这种"假设".最后,即使人是"自利的理性人",但由于每个人的"自利"程度和"理性"程度的差异,也可能出现不同等级和程度的"经济人",从而使这种假设变得多样化和复杂化起来.尤其是"自利"的标准差异会使人的选择出现巨大不同,如对吸毒、赌博等的消费行为的选择.
"经济人"适用的研究领域有限
任何一种假设都与各自的研究目的有关,它必然会为了分析和解决某一种问题、现象或过程而忽略掉一些因素.对于同一个研究者,讨论的重点的差异,也可以使假设条件出现差异.实际上,研究者的研究水平、研究能力和时间期限,也决定着其假设条件的选择.而且,随着研究目的和领域的变动,其假设条件也随之变动.有相当多的研究领域,如经济体制、经济分配、福利有效性、就业、货币、资本流动、区域合作等就不适合运用"经济人假设".这就是说,这样的假设只是适合于提出该思想的经济学领域,主要是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适应于探索价格机制、资源配置与优化、经济增长等问题. 由于人在不同的经济研究领域中的地位不同,有些是基础性的,有些是附带讨论的,从而进行抽象的必要性就不同.如果说人的行为目的和方式可以完全由外界条件———比如社会习惯、制度等来决定,那么对人的抽象也就不那么重要.如果经济研究可以从其他方面而非个人(或者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开始的话,那么"人"的问题就可以忽略.总之,并不是所有的经济问题都可以适用"经济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适用的对象有限
在"经济人假设"提出时,很少有人考虑经济产品的公益性与私利性问题,但随着人们认识的进步,几乎大多数经济产品都存在公益性与私利性问题, 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这样,"经济人假设"的运用就更受局限了. 现代经济学研究发现,无论是有形产品,还是服务产品,随着它们本身的公益性和私利性的差异,"经济人假设"适用的程度也有很大的不同.可以说,"公益性"程度越高的产品,如教育、桥梁、国防等,其"经济人假设"适用的程度就越低,因为人们在消费和购买这些产品时,常常无法根据"利益最大化原则"做出选择. 于是,在经济学中对不同产品的消费者选择进行研究时,原来的"经济人假设"就要部分或全部放弃,因为,这时就不能为了"简单"而对人进行过多的抽象和假设,而必须还原成具体的人.
"经济人"适用的时限有限
在经济发展初期,尤其是市场化和工业化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在市场严重供不应求和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市场主体受价格约束较大,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选择有限,这种条件下,"经济人假设"是有较为广泛的适用性的.但是,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人们的知识水平的提高、个性化需求和情感需求的扩大,人们的经济行为越来越脱离"经济人假设"的条件.尤其是"绿色经济"等运动的兴起,更使人们关注个人、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从而使"经济人假设"适用的范围更趋狭窄.
"经济人"适用的人群有限
在现代经济社会,生产者和消费者市场的细分越来越重要,从而对不同人群进行经济研究也越来越重要.在市场上,生产者和消费者分为不同的类别和群体,其知识结构、社会地位、传统文化等的差异,导致经济生活中人的"理性"水平出现差异.
把个人看作理性经济人,遵循什么原则
"经济人"的假设,起源于享受主义哲学和英国经济学业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关于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亚当·斯密认为:人的本性是懒惰的,必须加以鞭策;人的行为动机源于经济和权力维持员工的效力和服从.
美国工业心理学家麦格雷戈在他的《企业中的人性方面》(1960)-书中,提出了两种对立的管理理论:X理论和Y理论.麦氏主张Y理论,反对X理论.而X理论就是对"经济人"假设的概括.X理论的基本观点如下:①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他们都尽可能逃避工作.②多数人都没有雄心大志,不愿负任何责任,而心甘情愿受别人的指导.③多数人的个人目标都是与组织目标相矛盾的,必须用强制、惩罚的办法,才能近使他们为达到组织的目标而工作.④多数人干工作都是为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因此,只有金钱和地位才能鼓励他们努力工作.⑤人大致可分为两类,多数人都是符合于上述设想的人,另一类是能够自己鼓励自己,能够克制感情冲动的人,这些人应负起管理的责任.
理性-经济人假设相当于( )
这种人具备关于其所处环境各有关方面的知识,而且,这些知识即使不是绝对完备的,至少也相当丰富、相当透彻.此外,这种人还被假设为具备一个很有条理的、稳定的偏好体系,并拥有很强的计算技能;他靠这类技能就能计算出在它的备选方案中,哪个方案可以达到其偏好尺度上的最高点.此类人拥有起码的道德底线(利己但不损人)
是西方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假设之一!
如何理解"理性人"或"经济人
理性经济人是新古典经学对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人性特征的概括.含义有二:一是个人对自已的利益及如何有效改善自身利益最了解;二是个人总有一种心理和行为选择倾向:用自已尽量小的投入,为自已获取尽量大的收益.这样理解就可以了.